|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信丰新田百石村追寻长征路上第一仗 [图]

信丰新田百石村追寻长征路上第一仗 [图]

关键词:信丰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政府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xinfeng8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108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核心提示:这里是长征路上第一仗所在地;这里长眠着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这里存留着长征途中最长、最完整的战壕,还有红军留下的许多文物、标语—— 长征路上第一仗○特约记者 钟玉忠在洪超烈士墓前宣誓。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是原中顾委常委陆定一同志在中央红军长征...这里是长征路上第一仗所在地;这里长眠着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这里存留着长征途中最长、最完整的战壕,还有红军留下的许多文物、标语——

长征路上第一仗

○特约记者  钟玉忠

在洪超烈士墓前宣誓。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是原中顾委常委陆定一同志在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后欣然写下的一首诗词。其中提到的新田之仗就是“长征路上第一仗”。72年后的今天,记者来到当时发生这场战斗的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追寻“长征路上第一仗”。

    昔日硝烟宛然在

    1934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瑞金开始长征。10月20日,红3军团先头部队抵达信丰县新田镇罗峰头。21日,红4师向百石、古陂摸索前进。上午10时,当红军到达百石村时,被百石守敌信丰“铲共团”常备第二中队发现,双方交火,红军长征的第一仗由此打响。

    80岁的退休老教师刘声亮,是村里现在唯一健在的见证了那场战斗的老人。虽说年届八旬,老人依然思路清晰。凭着儿时的记忆和大人们的讲述,他翔实地给我们讲述了那场战斗的经过。“那天刚好逢百石圩。听说要打仗了,赶集的群众一哄而散。上午10点钟左右,百石圩头的马公背山传来了枪声。”“那时国民党已经驻守在我们村,在百石圩旁的围岽岭上修筑了碉堡,碉堡四周布满了向附近村民征缴来的炒熟了的竹签,还拉了铁丝网,挖了壕沟,一条战壕由碉堡通向山脚下敌人把守的真君庙。”老人边说边比划,讲的十分投入。“刚开始,敌人认为只是小股红军,对红军进行阻击。红军几个冲锋就冲破了敌人的防线。国民党丢下碉堡,退到2公里外的大屋下的一座更加坚固的防守工事——万人祠。“红军把万人祠围了起来,叫敌人投降、让路。可敌人不但没投降,还先后开枪射伤了3名喊话的战士。傍晚时分,红军调来了大炮,第一炮没打中目标,第二炮打在了万人祠旁的一棵大樟树上,将树炸裂,第三炮将万人祠炸开,活捉了‘铲共团’常备第二中队中队长何德泮。”“那一仗打得很激烈,国民党兵死了几百人,红军也牺牲了不少,分别被埋在村边的两个地方。战斗中,洪超师长也被流弹击中牺牲了。”

    刘声亮告诉记者,战斗结束后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来的红军越来越多,村里到处住满了红军,自己家两层楼的土砖房也住进了红军。不过在这里红军战士不可以随便进出,还安排了人放哨,像是个临时指挥部。哨兵不仅让他摸枪,还教他唱步哨军歌。“步哨注意看敌方,有疑莫慌张,报告不及就鸣枪……”说着说着,老人就唱了几句。“红军都非常和气,走时还给我家留下了10多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老人说,“这些钱币前些年被县博物馆作为珍贵文物收藏了。我们小时候,父亲都不让我们碰这些东西,他讲拿这些东西出去会闯祸。”

    据有关史料记载,百石战斗后,红军还先后经过了金鸡战斗、古陂战斗、安息之战等4次战斗,摧毁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10月27日,担任中央红军长征后卫任务的红5军团渡过信丰河。至此,中央红军长征部队全部渡过信丰河。

    战斗遗迹昭后人

    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从大桥镇驱车10多公里的崎岖道路来到百石村,一眼就能看到当年发生“长征路上第一仗”的山坡上的洪超墓碑。在百石村党支部书记邱贤松的引领下,记者来到洪超墓前。墓地离山脚约20米,墓堂80平方米见方,正面竖立着6米高的墓碑,“洪超烈士之墓”的碑名刚劲有力,是张震老将军题写的,墓碑下方有洪超师长的简介。墓前,摆放着祭奠先烈的花篮。站在那里,一种庄严、崇敬的感觉油然而生。

    邱贤松介绍说,洪超墓原来只是一个小土堆。“听老人讲,洪超师长作为一名牺牲的红军将领,当时战斗结束后,特意请了村民帮助埋葬。当时有一名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叫陈观音,红军把洪师长的一件大衣当作工钱给了他。这件大衣村里人都见过,因为陈观音一直在穿,是蓝色呢子的,很长,穿起来到这里。”他边说边在小腿比划了一下。“说起来很可惜,陈观音几年前去世了,那呢大衣已经找不到了,他儿子说可能是当陪葬品烧掉了。”邱贤松告诉记者,2005年3月24日,张爱萍老将军之女张小艾博士陪同以色列老兵、原总统侍卫长武大卫重走长征路来到百石村,看到洪超师长的墓地只是一个小小的黄土堆后,建议当地政府修建洪超墓。两个月后,洪超墓修建一新。如今洪超墓已是信丰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这里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在洪超师长墓不远处,有一条当时国民党军队挖的战壕,长500米,深约1.2米,宽约70厘米。邱贤松说:“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来这里考证过,指出这是他所见到的一条最完整、最长的战壕。”战壕如今虽然长满了灌木、杂草,有的地方已崩塌,但依然能看出这是当年国民党构筑的封锁线,是国民党阻止红军长征的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刘声亮家是当年红军的临时指挥总部,他向记者展示了当年红军留下的遗物,一个老竹箱,里面有红缨枪头、叉枪头、灯盏、煤油罐、扁担铁钩等。还有一些无法放进箱子的油纸伞、蓑衣、行军用的火把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盏马灯。马灯制作精致,灯罩厚实透明,铁质灯架虽历经数十年,仍然不见丝毫锈迹,灯脚上注有德商、吻者士洋行、NO.323等字样。刘声亮说:“这些东西很多人想要买,但花多少钱我都不卖,因为每一件都是宝贝。”

    当时红军留下的战斗遗迹还包括一些红军标语。在刘声亮家二楼东南面房间的墙上写有“反对富农”、“共产党万岁”,“彻底分配土地”等等标语。在大屋下小组一栋二层楼民房,斑驳的墙壁上用黑色墨迹写了数十条红军标语。如“扩大并创造铁的红军!”、“庆祝鄂豫皖红军……大胜利”等,落款有“中国工农红军团”、“红天月丙三支”等字样。这些标语虽经历风吹雨打却很清晰,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一种鼓舞、教育的作用。

    山村迎来寻访客

    作为长征路上第一仗所在地,近年来,百石村迎来了一批批国内外踏访的客人。最早是1986年,当时文化部的人员陪同新西兰记者来访问。规模最大的是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节目组的来访。2006年5月11日,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和“我的长征”全体队员来到百石村,他们沿着崎岖的山道寻访昔日战场的战壕、碉堡遗迹和红军标语,瞻仰了洪超师长之墓,敬献了花篮,栽种了杜鹃。随行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拍摄的《昔日封锁线,今朝脐橙乡》专题和“我的长征”队员在百石村的活动节目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影响很大。

    1998年4月,张震老将军写回忆录,沿着红3军团长征路线来到信丰,虽然因当时路难走未能到百石村,但他指出当时红军长征打的第一仗就是在百石打响的,洪超师长牺牲时他还是个营级领导。

    2006年5月18日,洪超师长的侄子,现年77岁的洪开先带着儿孙从湖北黄梅县来到百石吊唁亲人,这是洪超的亲人第一次来祭奠。

    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上百家媒体,500多名记者来过这里采访。深山处的百石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162176622 传真: 邮箱:1376781366#qq.com
地址:信丰县嘉定镇府前路中段 邮编:341600
Copyright © 2004-2024 城市中国信丰营运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